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奠基人王绶管: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要从中学生抓起

后来,王绶管在思考如何培养人才时,曾认真统计了20世纪159位诺贝尔物理学得奖主的情况,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30%的诺贝尔物理学得奖主,在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做出了得奖工作的项目,牛顿23岁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26岁发表狭义相对论,波尔28岁提出原子模型。1957年杨政宁和李政道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成为率先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验血检查咨询:DNA262728

2016年7月10日天体物理学排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实验室来了一群年龄只有十几岁的中学生,他们都来自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实验室的负责人昌增益教授提前为学生们设计了研究任务: 探究几种乳制品,如牛奶、豆浆、酸奶之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各组分别具有何种性质和功能?等等,他还要求同学们独立自主设计两种以上的实验方案以备进入实验室进行鉴别。

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1999年创办,由61位院士和知名专家联合联合倡议,会员来自不同学校的中学生,俱乐部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奠基人王绶管。

▲ 著名天文学家王绶管

王绶管,1923年出生于福州,1943年毕业于马尾海军学校,1945年赴英国留学,1950年改攻天文,进入伦敦大学天文台进行研究工作。1953年,王绶管回国,1954年他参与修复紫金山天文台60厘米望远镜,第二年天体物理学排名,王绶管又被调到上海参加授时任务。

所谓授时即利用无线电波发播标准时间信号。当地球自转速度不平均时,世界时也就出现了偏差,在某一天会多一秒,或者少一秒。虽然只是简单的一秒之差,但是一秒的时间足可以让即将对接的卫星擦肩而过。

▲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之后,国家启动了射电天文学,王绶管也是最早参与研究的一批人。他开创了中国的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并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推进,在他的主导下,首创了中国自己的世界级天文望远镜LAMOST。

1980年王绶管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1993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3171号小行星命名为王绶管星。

▲ 紫金山天文台的科研人员在检查近地天体望远镜运行状态

这样一位大科学家,为什么会在自己的晚年,倡导建立一个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呢?

1980年,王绶管担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期间,他发现在前来天文台参观的青少年中,有许多对天文感兴趣且颇有天分的孩子,他们都可能是从事天文事业的好苗子。但时间久了,很多这样的苗子最后都不知去向了。后来王绶管就反问自己:

那些当年被寄予厚望的少年,有多少走上了科学的道路?作为前辈的我们这一代人,反躬自问,是否也有失职之处?

后来,王绶管在思考如何培养人才时,曾认真统计了20世纪159位诺贝尔物理学得奖主的情况,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有30%的诺贝尔物理学得奖主,在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做出了得奖工作的项目,牛顿23岁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26岁发表狭义相对论,波尔28岁提出原子模型。有三分之二的得奖主在四十岁以前就做出得奖工作的项目。因此王绶管推理出,发现科学人才和培养人才最适合介入的时间点是在高中时期。

高中物理天体运动专题_天体物理学排名_物理天体运动公式记忆

▲ 1957年杨政宁和李政道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成为率先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王绶管萌生了建立一个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想法,通过为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生组织实践、名家讲座等活动,帮他们逐渐踏入科学之门,让他们能在开扩眼界、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引导。王绶管专程到一些大学和研究院所寻求科学家们的帮助。为了取得科研单位和课题组的支持,王绶管更是一家一家地去拜访。

1999年6月,由61位院士和知名专家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首都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的倡议》。在这份集齐了61位联合倡议人签名的名单中,有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有国家高科技奖获奖者, 也有各个学科领域的泰斗,阵容令人惊叹。1999年6月12日,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在北京四中的礼堂正式成立了。

物理天体运动公式记忆_天体物理学排名_高中物理天体运动专题

俱乐部成立之时,王绶管就坚决反对掺杂任何应试教育的思想和做法。在学生参加俱乐部之前,他都会和学生们约法三章:

参加俱乐部完全出于自愿,如果觉得占用很多时间,而对高考和升学没有帮助,现在就可以退出。

王绶管希望在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让孩子们接受正规的科研培训,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潜移默化地受到科学的熏陶,在科学的道路上广结师友之缘。

在学生们参与科研实践的过程中,每人都被要求创作一篇与课题相关的科研论文。在俱乐部每年的活动中期,都会举办一次论文评审会,由多位高造诣的科学家,对孩子们的优秀论文进行评审答辩。每位评委根据自己的判断,对每个学生答辩中的表现做出三个等级评价:一般、优秀或是突出。每年都能涌现几个表现突出的孩子。

一批批有志于科学的青少年从这里开始他们的科研之路。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d1.net.cn/628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