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我国存在寨卡病毒疫情输入风险

央视网消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日前表示,随着周边国家近期发生的寨卡病毒疫情,目前我国存在输入寨卡病毒疫情的风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这次发生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寨卡病毒疫情带来的传播风险进行了评估,认为寨卡病毒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随着寨卡病毒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在增加,专家表示,目前我国预防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口岸卫生检疫和各医疗机构发现病例的工作。

验血检查咨询:DNA662222

央视网消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日前表示,随着周边国家近期发生的寨卡病毒疫情,目前我国存在输入寨卡病毒疫情的风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这次发生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寨卡病毒疫情带来的传播风险进行了评估,认为寨卡病毒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伊蚊在我国有较大的分布范围,特别是南方多个省份,因此不排除寨卡病毒疫情会在本地暴发流行的可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冯子健:这次在新加坡发生比较大的疫情,现在病例数已经到了200多,马来西亚也有病例报告,在此前,在泰国也发现有寨卡病毒的病例。这表明原来在南美洲、太平洋岛国,有比较严重流行以外,现在在东南亚地区也开始出现这个病例的增多。如果东南亚地区的疫情变得严重的话,那么输入我们国家的这种风险会增加。

专家称,近期北方地区的伊蚊密度会随着天气变冷而降低,但南方地区伊蚊密度仍会持续偏高。

冯子健:像广东、福建这样的省份,伊蚊的密度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中国目前的疫情,大概得一两个月时间中国目前的疫情,到10月份才能降下来。

核酸检测可发现寨卡病毒

随着寨卡病毒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在增加,专家表示,目前我国预防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口岸卫生检疫和各医疗机构发现病例的工作。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可以通过PCR方法也就是核酸检测的方法来确诊。

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口岸检疫部门主要通过旅客主动申报和体温筛查发现可疑病人,并通过评估其临床表现和旅行史,以及蚊虫叮咬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集、送检标本进行确诊。病人回国后到医疗机构就诊也是发现输入性病例的重要途径。

专家称,使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整个检测过程需要三个小时左右,我国所用的核酸检测试剂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制,目前已提供给各省疾控中心和重要口岸的检验检疫部门。

寨卡病毒危害有多大

寨卡病毒,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主要在巴西各地区蔓延。寨卡病毒最早于1940年代在非洲被发现,此后也传播到东南亚、太平洋岛国和美洲地区。由于传播该病毒的伊蚊在全世界都可以找到,病毒的爆发很可能会传播到更多国家。寨卡病毒可能导致婴儿患上小头症。今年1月,寨卡病毒在巴西引发疫情,这种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如果孕妇感染,胎儿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甚至死亡。今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将寨卡病毒列为国际紧急卫生事故。

伊蚊叮咬是寨卡病毒主要传播途径

专家称,带病毒的伊蚊叮咬是寨卡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冯子健:蚊子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另外还发现它可以通过性传播,就是它通过精液、体液来传播这种病毒,也可以经过输血传播,但是这个比例都比较低。

寨卡病毒无特效药但可预防

专家介绍,目前还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的相关药物和疫苗,但这个病毒是可以预防的。

冯子健介绍,要控制这个传染病,对于它的传染源、传播的媒介和它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都要做好预防。目前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控制传染源,对于输入性传染源,要尽早发现,同时要加强伊蚊密度的监测,适时地开展灭蚊的爱国卫生运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冯子健:预防的建议就是,到有(疫情)流行的国家去旅行的人要特别注意,主要是做好防蚊的措施,尽量避免蚊虫叮咬。另外一个特别的建议就是针对孕妇,或者打算怀孕的妇女,她要尽量避免到(疫情)流行国家去旅行。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d1.net.cn/687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