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刚果(金)埃博拉疫情的思考,为何埃博拉疫情反复再起

此后的40多年,埃博拉病毒在乌干达、刚果、加蓬、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苏丹等非洲中部的一些国度反复再起。▲WHO公布的数据,可看出埃博拉自然状态发生的疫情均在非洲,非洲大陆是它的主要疫源地,尤其是在赤道5度曲线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在今年,刚果(金)埃博拉疫情再起,一名31岁男子感染17天后去世。在这里想问:为何埃博拉疫情数年间反复再起?甚至,在过去但面对疫情,利比亚巫医宣称,祖先可以通过魔法驱除病毒。

验血检加VX:DNA662222

1976年在扎伊尔北方成为埃博拉河沿岸的55个村子,爆发了一种不知名的瘟疫, 随后在病患血水中分离到一种未知的新病毒,依据事发地的名字此病原体被定名为“埃博拉病毒”。

此后的40多年,埃博拉病毒在乌干达、刚果、加蓬、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苏丹等非洲中部的一些国度反复再起。

▲WHO公布的数据,可看出埃博拉自然状态发生的疫情均在非洲,非洲大陆是它的主要疫源地,尤其是在赤道5度曲线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在今年埃博拉疫情,刚果(金)埃博拉疫情再起,一名31岁男子感染17天后去世。

在这里想问:为何埃博拉疫情数年间反复再起? 传染病哪里都有,为何总在非洲爆发,且在非洲杀伤力最大?不得不引起思考!

一、非洲基层民众传统的生活习惯

饮食习惯

目前研究表明,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活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包括几内亚)的3类水果蝙蝠—无尾肩章果蝠、锤头果蝠和小领果蝠被认为是埃博拉可 能的自然宿主。

生活在热带雨林边缘地区的非洲当地居民,大部分并非农耕生产,而是来自采集、狩猎。有些地区人们将蝙蝠等埃博拉病毒的宿主动物作为食物,在剥食过程中感染。

埃博拉病毒可能分布在整个非洲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其中在几种果蝠体内均发现大量EBOV,这些果蝠可能是EBOV贮存宿主埃博拉疫情,也可能以某种方式参与了埃博拉病毒传染人的途径。目前,EBOV从未知宿主到最终宿主(如人类)的初级传播途径仍然未知。

奇特的丧葬习俗

非洲传统丧葬制度更使感染范围扩大。非洲传统的土葬, 对死者清洗、亲吻、牵手的告别仪式,与埃博拉的感染途径一致,致使感染出现几何级数增长,在非洲广泛流行。

埃博拉主要经眼、鼻、口腔黏膜以 及破损的皮肤而侵入人体或动物体,经一定潜伏期后发病。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直接地接触埃博拉病患或染病动物的组织液、血液、分泌液(如精液和唾液等)、排泄物(如尿液和粪便等)、吐逆物及它们的污染物引起病毒感染,此外,直接接触死者尸体也可以导致疾病传播。

神秘的巫医文化

巫医是非洲传统文化中颇具神秘色彩的一种,地位极高。非洲人民坚信他们的草药、力量、魔法与巫医能战胜疾病。

甚至,在过去但面对疫情,利比亚巫医宣称,祖先可以通过魔法驱除病毒。

经济落后

非洲国家经常处于内乱,政权的争夺,经济的落后,导致医疗资源匮乏。

基层民众贫民担心的不仅是疫情,还有饥饿,以及政府的不公平待遇。

二、埃博拉病毒发现至今,仍然没有有效疫苗上市,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科学研究证实

疫苗的接种为传染病常规的防控手段,但目前没有上市的埃博拉病毒疫苗,其原因是受地域局限,研发疫苗缺少经济价值而无法引起疫苗研发企业的重视。

只有疫情爆发之后关于抗埃博拉药物和疫苗的研究才引起人们的重视。

现今研究出的疫苗且已进行诊疗试验并且具有较好免疫作用的埃博拉疫苗有之下几种:水泡性口炎病毒载体疫苗、GamEvac-Combi疫苗、人5型腺病毒(Ad)载体疫苗、TKM-Ebola、ZMapp、jk-05。

需要指出的是:研发出的疫苗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科学研究证实。

rVSV-EBOV是一种由默克公司生产的有应用前景的实验性疫苗,曾被用于2015年几内亚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并在接触患者后立即接种疫苗的人群中显示具有100%的保护作用。

但是,其中一个难点在于该疫苗需 要-60℃~-80℃“冷链”运输条件。

zMapp是一类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的药物。 但zMapp需多次给药,并需冷藏。

撰文 | 三叶子

图片来源 | unsplash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1.d1.net.cn/730201.html